涂料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維護難度因工藝不同而有較大差異,總體而言,技術越復雜、自動化程度越高,維護要求也越高。企業(yè)需根據自身管理水平和人員能力,選擇適宜的技術,避免“建而難管”的困境。
曝氣生物濾池(BAF)和砂濾屬于維護相對簡單的技術。主要工作是定期反沖洗,防止濾料堵塞。操作人員只需按設定周期啟動反洗程序,觀察出水濁度和壓差變化即可。日常維護包括檢查曝氣頭是否堵塞、濾料是否流失或板結。只要運行穩(wěn)定,基本無需頻繁干預,適合管理能力一般的中小型企業(yè)。
活性炭吸附的維護重點在于判斷更換時機。當出水色度或COD開始上升,說明活性炭接近飽和,需及時更換。難點在于缺乏實時監(jiān)測手段,往往依賴經驗判斷,易出現(xiàn)更換不及時或過早更換造成浪費。此外,更換過程需人工操作,存在粉塵和安全風險。若采用固定床設計,維護較為簡便;若為移動床或需再生,則管理更復雜。
膜分離技術(如超濾、反滲透)維護難度較高。膜易受污染,需定期進行化學清洗,操作涉及酸、堿或清洗劑,對人員技能和防護要求高。反滲透還需嚴格控制進水水質,防止結垢或生物污染,需配備保安過濾器、阻垢劑加藥等輔助系統(tǒng)。運行中需持續(xù)監(jiān)控跨膜壓差、產水量和脫鹽率,數(shù)據分析和故障判斷性強。膜組件壽命有限,更換成本高,維護不當會大幅縮短使用壽命。
深度氧化技術如Fenton、臭氧等,維護涉及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Fenton法需控制pH、藥劑投加量和反應時間,加藥系統(tǒng)易堵塞,需定期清洗管道和計量泵。反應后產生的鐵泥需及時排泥,否則影響沉淀效果。臭氧發(fā)生器需定期更換臭氧管或電ji,冷卻系統(tǒng)和氣源處理(如干燥機)也需維護,設備運行對環(huán)境溫濕度較敏感,維護工作量大。
人工濕地維護簡單,基本無需動力和藥劑,主要工作是定期清理雜草、收割植物、檢查填料堵塞情況。但占地面積大,處理效率受氣候影響,且問題不易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屬于“低維護但難調控”的類型。
總體來看,物理過濾和生態(tài)技術維護簡便,適合基礎薄弱企業(yè);而膜法和深度氧化雖處理效果好,但對人員素質、操作規(guī)范和備品備件要求高,維護不當易導致系統(tǒng)失效或成本激增。企業(yè)應根據技術特點,加強人員培訓,制定詳細維護規(guī)程,才能保障深度處理系統(tǒng)長期穩(wěn)定運行。

